骨質疏鬆高危族 檢查刻不容緩

骨質疏鬆高危族 檢查刻不容緩
風濕病科專科楊韻妍醫生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它會導致骨骼結構變得稀疏、多孔及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風險,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雖然骨質疏鬆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高風險人士通常具有一些特徵,可以讓醫生更快地識別出潛在患者,從而協助他們及早預防、進行健康監測或醫療干預。

首先,長者和女性,尤其是停經後荷爾蒙分泌不足或過早停經(45歲前)的女士,屬於高危群組。家族有骨質疏鬆或髖關節骨折病史的人士,以及曾有脆性骨折(即因低能量衝擊,如輕微碰撞或於站立高度跌倒造成骨折)的人士也是潛在患者。此外,類風濕及紅斑狼瘡患者、長期服用類固醇、體重過輕(BMI小於18)、身體缺乏鈣質、維生素D,以及長期臥床活動量不足的人士,均屬於骨質疏鬆的高危族群。

而手腕、脊椎和髖關節都是骨質疏鬆患者較易發生骨折的部位。值得留意的是,駝背和下背痛是長者常見的症狀,但這些症狀極可能是由脊椎壓縮性骨折(俗稱「冧骨」)所引致,進而導致脊椎變形。如不幸髖關節骨折,影響更大,會嚴重限制患者的行動能力。80歲以下的髖關節骨折患者中,約三成在一年後無法獨立行走,需要由家人照顧,另有二至四成需送入護老院。而髖骨骨折患者在術後1年的死亡率為17.3%,比香港同齡人口的死亡率(1.6%)約高出10倍1

國際指引建議,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進行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來量度骨質密度。停經後女性的骨質評估主要看T值,低於或等於-2.5表示有骨質疏鬆;未停經女性則看Z值。Z值是將個人的骨質密度與同年齡及性別人口的平均骨質密度進行比較,若Z值明顯較低,則需進一步使用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去計算骨折風險。有骨折病史且FRAX分數較高的人士,醫生可能會建議開始用藥。

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可分為抗蝕骨及促造骨兩類。如患者的T值已下降至-3.0以下、近兩年內有骨折病史,他會被視為極高風險人士,醫生或會建議使用促造骨的新型針劑藥物治療。這類藥物能於短時間內提升骨質密度,適合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如T值低於-2.5,則可使用抗蝕骨藥物治療。它有口服和針劑選擇,針劑藥物每半年注射一次,比口服藥物更方便。

曾有七十多歲的女病人因背痛求診,她身型瘦削,有骨折家族病史。檢查後發現其T值為 -3.5以下,脊椎有多處骨折,需要立即接受治療。當初婆婆很抗拒使用皮下注射針劑,我唯有耐心解釋給她聽,骨質疏鬆骨折病人出院後,會更易再次骨折 ,最終她都願意接受建議用藥。經過一年療程後,其骨質密度獲得改善,T值上升至-1.5,期間沒有再出現骨折,令她大感欣慰。

簡而言之,及早診斷和治療骨質疏鬆至關重要,因為不僅能預防骨折、減少疼痛、維持生活質素,還能節省高昂的醫療護理費用,減輕家人的負擔。因此,如發現自己是高風險人士,就應及早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建議DEXA處於臨界值且有高危因素(如服用高劑量類固醇)的人士,應每年進行檢查。即使初次DEXA結果正常且無高危風險因素,亦應該每兩至三年檢查一次,並配合良好的日常飲食及運動習慣,以維持骨骼健康,預防骨折的發生。

楊韻妍醫生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HKG-785-0624-80003     Sep 2024

資料由安進香港及楊韻妍醫生提供

最新專訪

參考資料:

1 Leung, K. S., et al. "How Well Are We Managing Fragility Hip Fractures? A Narrative Report on the Review of the Attempt to Set Up a Fragility Fracture Registry in Hong Kong." Hong Kong Med J, vol. 23, no. 3, 2017, pp. 264-71.

2 Farrah, Z., and Jawad, A. S. M. "Optimising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Clin Med (Lond), vol. 20, no. 5, 2020, pp. e196-e201. doi: 10.7861/clinmed.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