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髖部骨折致命危機 及早處理骨質疏鬆問題
Banner

髖關節是連接盆骨與大脾骨(股骨)的部位,髖部股骨一旦折斷,對行動力影響深 遠1。有資料顯示,本港每年超過4,500宗髖部骨折個案需要動手術1。長者平衡及反應力或較差,容易跌倒又來不及用雙手支撐,導致髖部落地,若本身有骨質疏鬆,就有機會出現嚴重骨折。

髖部骨折危機大 情況緊急要施手術

長者常見的髖部骨折包括股骨轉子間和股骨頸骨折2。前者一般不傷及股骨頸,以鋼片螺絲復位固定或髓內釘固定即可2;後者程度往往較嚴重而難癒合,阻隔血液供應甚至可令股骨頭缺血枯死,有可能須接受半關節置換手術,更換人工股骨頭2。骨科專科楊江帆醫生建議病人術後頭3個月要避免坐矮椅、蹲下、交叉腳等動作,以防脫臼3。即使過了康復期,部分周邊組織得以癒合,穩定性增加,進行相關動作時亦要加倍小心。

楊江帆醫生根據其臨床經驗,解釋人工關節平均壽命只有約15至20年。理論上雖然可再進行置換手術,更換部件,然而每次手術的成功率或會下降,新人工關節的可用時間亦會縮短。因此,醫生會根據病人年紀、身體狀況、骨折程度,以及有否傷到股骨頸等情況,選擇手術方式。

影響活動甚至可致命 儘快檢查治療防骨折

髖部骨折嚴重者可致命,調查發現,每5名骨折患者1年內就有1名因長期臥床的併發症而死亡,包括肺炎、尿道炎、壓瘡等等1。即使完成手術,亦未必能恢復昔日活動能力,過往行動自如者可能要用輔助工具;如以前已經要依靠柺杖支撐,現在則可能要以輪椅代步1。既然後果堪虞,就要及早預防骨折,正視骨質疏鬆問題。其實除了年紀大,吸煙飲酒、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以至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長期病患,皆增加患上骨質疏鬆機會4

患者一般會接受俗稱DXA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診斷骨質密度(T值)。若其T值低於負2.5分,即屬確診骨質疏鬆4。若未達負2.5分而處於骨質較弱狀態,醫生通常還會配合FRAX測試,從年齡、體重、家族病史等臨床高危因素來評估患者骨折風險4。經醫生評估,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口服的雙磷酸鹽,和針劑的仿保骨素針。雙磷酸鹽每星期服用1次4,容易忘記,且不適合腎功能太差的患者使用5;仿保骨素針每半年覆診注射1次,方便之餘亦較易接受4。楊江帆醫生叮囑,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須積極依從醫生指示,維持骨質密度,方有望逐步減少骨折風險。

圖說01

骨科專科楊江帆醫生表示,髖部骨折嚴重者可致命,調查發現,每5名骨折患者1年內就有1名因長期臥床的併發症而死亡,包括肺炎、尿道炎、壓瘡等等。

圖說02

股骨頸骨折程度往往較嚴重而難癒合,阻隔血液供應甚至可令股骨頭缺血枯死,須接受半關節置換手術,更換人工股骨頭。

資訊由安進支持

HK-04298-PRO-2020-Jun

Date of Approval: Aug 2020

最新專訪

參考資料

1 Leung KS, et al. Hong Kong Med J 2017;23:264–71.

2 Smart Patient - Disease Management - Geriatric Hip Fracture. www21.ha.org.hk Accessed: 4 August 2020.

3 Umesh B, et al. J Orthop Case Rep 2018;8;42–45.

4 Cosman F, et al. Osteoporos Int 2014;25:2359–81

5 Nitta K, et al. Intern Med 2017;56:3271–76.